7月6日,《人民代表报》在第八版用几近全版的篇幅刊载民革重庆市委会委员、民革中央孙中山思想研究会重庆分会副会长、民革北碚区委会副主委邓志勇撰写的口述历史文章《跨越七十年,他们仍“青春”:寻访重庆市北碚区第一届人大代表》。《人民代表报》是我国人大工作系统唯一公开发行的报纸,报名由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彭真同志题写。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今年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年,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式建立并实施七十周年。七十年前,全国各地相继开展普选并召开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七十年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不断凸显着强大的制度优势,为党领导人民创造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提供了重要制度保障。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北碚的基层实践发端于1950年召开的北碚区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正式实施于1954年召开的重庆市第六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川东行政区撤销后北碚市改名为重庆市第六区)。2020年秋,邓志勇时任区人大常委会研究室主任,有幸寻访了健在的季建华、朱家骝、韩永英三位北碚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三位老人长达6个小时的口述历史视频,被精选编录为《我们是北碚区第一届人大代表》短视频作为“我们的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北碚实践”云上主题馆和线下主题馆的重要内容,在手机微信端播放和现场展播。本次刊发文章为对那次寻访活动发现的历史文物和口述历史的文本整理,文章采用夹叙夹议的方式,以小故事、宽视角讲述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北碚实践。文章既有对老代表精心保存的第一届区人大代表当选证书的介绍,还用大量老代表的口述原文实录,通过三位老代表怀着激动的心情从多角度讲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北碚实施的伟大变革,带着我们回到那翻天覆地的新时代,回到那人民第一次真正当家作主的新时代。
他(她)们的口述就是一堂生动的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大思政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写照。三个老代表当选时,季建华是刚满十八岁的青年学生,韩永英是教书育人的小学教师,朱家骝投笔从戎建设大西南的机关干部,他(她)们都很年青。他(她)们的口述历史,用质朴的语言再次为我们普及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主要内容,“感谢党”“人民当家作主了”“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频频出现,话语中那种新中国成立后带来的人民真正当家作主的喜悦之情油然而生,那种中国人民对中国共产党的衷心拥戴和感激之情发自肺腑,那种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制度自信坚定不移。他(她)们为我们勾勒了一幅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我国建立和在各地基层实践的简明全息图,他(她)们在七十年后还准确回顾了新政协制定《共同纲领》、开展第一次全国普选、讨论宪法草案、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等重大历史事件,清晰讲述了北碚区在新中国成立后的政区调整、召开各界人民代表会议、选举区人大代表、召开第一届一次区人民代表大会,乃至在会议上听取工作报告、选举区政府区长和副区长,就连当时选举产生的区长、副区长的姓名也能表述无误。
实践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和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制度。邓志勇在文末段落以“他们正青春”为题语,表达了文章的主题:当时这些风华正茂的青年人,不管是学生、老师,还是经过战火洗礼的机关干部,都感受着新时代,见证着新时代,同时也建设着新时代。而当时刚刚实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立足于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国情的结合、立足于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以来开始的对中国道路的探索,也可谓青春的制度。七十年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更加健全完善,更加闪现着正青春的制度活力,推动着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断实现新的跨越,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不断贡献着智慧和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