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服务是民革巴南区委的重要职能和基本任务,也是民革巴南区委发挥优势、奉献社会的重要途径。民革巴南区委从2012年打造“同心·济困”助学行动社会服务品牌以来,积极为党员们搭建奉献爱心“平台”,持续深入地关心困难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心理健康,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是搭建济困助学平台,引导无忧无虑学习。民革区委会主动对接区教委,共同筛选农村中小学品学兼优的贫困生作为助学对象,通过发动党员奉献爱心,加上争取的政府专项资金,每年进行资助,并引导他们真正感受到社会的关爱,从而使他们安心学习踏实学习。截止2023年,民革巴南区委会已连续12年资助贫困优秀学生共1108人次,资助金额达76.4万余元。
二是搭建思想教育平台,引导健康快乐学习。民革区委自2012年至今,每年组织党员自发组建的儿歌创作团到山区中小学开展品读儿歌讲座活动,在此基础上,党员们还结合中共二十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精神用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方式解读引导,深受学生们喜爱。此外,民革区委会还通过民革市委积极协调上海民革组织向丰盛镇中心小学校捐赠图书,积极发动党员为巴南区百节小学进行公益赠书活动,共捐赠图书2100余册,价值3.5万余元,受益学生400余名,图书捐赠活动的开展不仅有效的拓展了山区学生的阅读面,还启迪了孩子们的梦想,同时也引导他们保持良好心态看待学习。
三是搭建心理疏导平台,引导健康阳光生活。随着“同心·济困”助学行动的深入推进,从最开始的帮助贫困儿童现在已经逐步演变形成一套完善的筛选学生和心理疏导机制,更为重要的承担起关注关心留守学生的身体、心理健康的职责。在多年的调研走访中,民革区委会多次组织专家党员们深入了解了全区农村学校在心理咨询室建设、专业心理咨询师配备方面的情况,调研全区青少年儿童的心理健康的问题,收集第一手资料和数据,提出专业的建议意见,这些建议建议被整理提交成为提案、社情民意,甚至区政协常委会上的发言,得到区领导以及区级部门的重视,在得到解决的同时推进了农村地区儿童心理健康工作。
四是搭建升学帮扶平台,引导反哺社会学习。民革区委会与区教委资助中心多次沟通协调后,确定了3名家庭贫困且高考成绩优异的新入学大学生作为资助对象,经过民革区委主委会研究决定每人入学前捐助3000元,后面继续关注。党员们得知情况后踊跃捐款筹集资金,在短短的时间内筹集了捐款数额。近日,彭朝友主委一行带着党员们的心意来到了三名学生家中,为他们送去慰问和祝贺,勉励他们在大学生活中要继续发扬艰苦朴素、勤奋好学的精神,带着责任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来感恩社会、回报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