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南区是农林大区,集大城市、大农村于一体,也是重庆市中心城区唯一的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是乡村振兴的主战场。为切实践行乡村振兴战略,助力农旅融合发展,近日,龙洲湾支部组织党员到龙洲湾街道、一品街道开展了特色经果林产业园专题调研,通过实地参观、座谈交流等多种方式,积极探索乡村振兴发展新路子新渠道。

近年来,巴南区高度重视乡村振兴发展,一批批特色农林产业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带动农林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景。参加专题调研的党员们漫步在龙洲湾街道、一品街道上千亩的果桑、樱桃、蜜桃产业园中,无不深切感受到“绿水青山”带来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
专题调研座谈会上,党员们深入学习近期全国两会和市里重要会议精神,并紧紧围绕其中关于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安排部署要求,立足自身交通、林业、文旅等工作领域实际,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积极建言献策汇聚发展合力。一是“加”力。持续加大特色产业发展力度,结合当前区域发展实际,在资源整合和人才引进上做加法,引进社会资本和优秀科技人才力量,提档升级现有产业提质增效,资源整合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同时抓好示范带头引领辐射全域发展。二是“减”负。加大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的服务力度,持续在工作流程上做减法。相关部门、镇街、村社要做好引进企业或个体在农业农村项目建设上的跟踪服务。要进一步简化乡村振兴项目办事流程,减少繁琐手续,提高办事效率,做到让数据多跑路,企业大户少跑腿,有效缩短服务时间。三是“乘”势。借助当前科技兴农的势头,用好用活“互联网+产业”发展模式,建立产业大数据平台,精准把握市场需求,做到有的放矢。深度农旅融合,积极推行采果、观花、赏景、深加工等复合产业发展模式,增加产业附加值,实现资源效益最大化,产生乘倍经济效益,有力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四是“除”障。围绕当前乡村振兴产业发展问题导向,从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制度、政策及人财物等最要害瓶颈入手,深化改革,努力破除桎梏障碍。要互联互动,积极推动城乡一体化振兴发展,深化聚焦农村资源价值实现等核心关键,努力推动推动城乡资源要素自由流动,构建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共同繁荣的乡村振兴协调发展关系。
|